搜索
首页 《依韵和介之未开菊》 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

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

意思:芳心里应该有等待,真正的赏识直须催。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依韵和介之未开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对它们的赞美和敬意。 首句“本非桃李色,佳节敢先开”就描绘了花朵的独特之处,它们并非桃李那样艳丽的颜色,却在重要的时刻敢于绽放。这表达了花朵的坚韧和勇敢,即使在平凡的环境中也能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席上无言晚,霜前幸未摧”进一步描绘了花朵在晚宴上的姿态,它们在霜前幸未摧毁,展示了花朵的耐寒性和生命力。 “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表达了作者对花的期待,它们的心中一定有所期待,只有真正的赏花者才能欣赏到它们的美丽。 最后,“愿上金樽寿,何伤蝶不来”表达了作者对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希望用美酒来庆祝它们的存在,即使没有蝴蝶的到来也不伤它们分毫。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对它们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本非桃李色,佳节敢先开。
席上无言晚,霜前幸未摧。
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
愿上金樽寿,何伤蝶不来。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芳心

    读音:fāng xīn

    繁体字:芳心

    意思:
     1.指花蕊。俗称花心。
      ▶宋·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诗:“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爱惜芳心莫轻吐,

  • 应有

    读音:yīng yǒu

    繁体字:應有

    意思:(应有,应有)

     1.所有,一切。
      ▶唐·白居易《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录名奏来者。”
      ▶元·关汉卿《

  • 赏直

    读音:shǎng zhí

    繁体字:賞直

    意思:(赏直,赏直)
    购物或雇工所应付出的代价。
      ▶《后汉书•度尚传》:“豫章·艾县人六百余人,应募而不得赏直,怨恚,遂反,焚烧长沙郡县,寇益阳,杀县令,众渐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