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偃仰》 祠官谢余事,偃仰百骸适。

祠官谢余事,偃仰百骸适。

意思:祠官感谢我事,俯仰身体适。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偃仰》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闲适的祠官生活中,对市井生活和名利的淡漠,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鹊噪庭柏喧,朝光来入隙”描绘了早晨的景象,喜鹊在庭院的柏树上喧闹,阳光从缝隙中照射进来。这种自然界的喧嚣和光影,似乎与市井的喧嚣形成对比,暗示了作者对市井生活的厌倦。 “祠官谢余事,偃仰百骸适”表达了作者辞去官职、享受闲适的愉悦心情。作者感谢祠官的工作,身心舒适,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回思朝市人,小大各有役”则将目光转向市井生活,作者认为无论大小人物,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事务。这里隐喻了作者对市井生活的无奈和厌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区区就终尽,万古同一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万古长河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每个人都只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足迹。这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 “而我遂慵散,兴味良不极”表达了作者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正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的体现。 最后,“富贵非所慕,兹愿傥有获”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作者表示自己并不追求富贵,而是希望实现这个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市井、人生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漠。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鹊噪庭柏喧,朝光来入隙。
祠官谢余事,偃仰百骸适。
回思朝市人,小大各有役。
区区就终尽,万古同一迹。
而我遂慵散,兴味良不极。
富贵非所慕,兹愿傥有获。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百骸

    读音:bǎi hái

    繁体字:百骸

    意思:指人的各种骨骼或全身。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成玄英疏:“百骸,百骨节也。”
      ▶唐·白居易《何处堪避暑》诗:“从心至百骸,无一

  • 余事

    读音:yú shì

    繁体字:餘事

    英语:remaining matter

    意思:(余事,余事)

     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庄子•让王》:“帝王

  • 祠官

    读音:cí guān

    繁体字:祠官

    意思:掌管祭祀之官。
      ▶《史记•孝文本纪》:“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常以鬼神难徵,淫祀无福,乃诏有司罢诸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