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意思:
走到东溪看水时,坐在一座孤岛发船时间。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东溪》
全文创作背景
《东溪》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梅尧臣在皇祐五年(1053年)居母丧回到家乡,他沉浸在家乡秀美的景色中,写了许多诗来寄托对山水和人生的情感。其中,《东溪》这首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年)他在家乡居住的时候。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梅尧臣在个人情感与生活环境的交融中创作出来的。
相关句子
令我思东溪。
-- 出自《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作者:[唐]王维
南浦路,东溪水。
-- 出自《满江红·举世悠悠》作者:[宋]吴潜
折来初步东溪月。
-- 出自《菩萨蛮·折来初步东溪月》作者:[宋]梅窗
东溪春近好同归。
-- 出自《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眼》作者:[宋]晁补之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
-- 出自《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作者:[唐]李延陵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
-- 出自《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作者:[唐]刘长卿
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 出自《落第后归终南别业》作者:[唐]卢纶
行到半路。
-- 出自《惜黄花·人须猛省》作者:[元]王哲
行到清凉处。
-- 出自《惜黄花·主人居屋》作者:[元]王哲
行到净凉亭。
-- 出自《朝中措·衰翁老大脚犹轻》作者:[宋]吴潜
行到溪亭侧。
-- 出自《虞美人·融融睡觉东风息》作者:[宋]陈三聘
行到石桥闻细雨。
-- 出自《渔家傲·今日山头云欲举》作者:[宋]陈与义
怕行到、歌台旧处。
-- 出自《氐州第一》作者:[宋]赵功可
看水看山坐,无名无利身。
-- 出自《睡起作》作者:[唐]修睦
看水逢仙鹤,登楼见帝城。
-- 出自《寄华州李中丞》作者:[唐]姚合
如斯出世为人,恰似大虫看水。
-- 出自《禅人写真请赞十二首》作者:[宋]释昙华
昔往灵隐山,寺前贪看水。
-- 出自《看涧水自警》作者:[宋]张镃
看水宁依路,登山欲到天。
-- 出自《游春十二首》作者:[唐]姚合
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 出自《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作者:[宋]叶梦得
凭栏看水活,出岫笑云忙。
-- 出自《中山别墅》作者:[宋]俞瑊
待得晴时坐触屏。
-- 出自《长相思·上元晴》作者:[宋]刘辰翁
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
-- 出自《送李儋》作者:[唐]韦应物
芳时坐消歇,孰同岁寒心。
-- 出自《至后》作者:[宋]黄庚
我时坐铃阁,寂寞如禅房。
-- 出自《和答李学士见寄长韵》作者:[宋]宋庠
我有遗荣意,移时坐石床。
-- 出自《乌目山五题·永庆寺》作者:[宋]李堪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 出自《题柏台山僧》作者:[唐]于鹄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 出自《夕次盱眙县》作者:[唐]韦应物
舣棹临孤驿,风霾昼欲昏。
-- 出自《大风泊砖河驿》作者:[明]王直
城临孤壁迥,楼出万峰开。
-- 出自《秋日登城楼用南田韵》作者:[明]张治
夕阳临孤馆,朝霞发广津。
-- 出自《送韩校书江西从事》作者:[唐]马戴
诗句原文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