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房夜》 云露青天月漏光,中庭立久却归房。

云露青天月漏光,中庭立久却归房。

意思:云在青天月漏光,院子里站很久却归房。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秋房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寂寥。首句“云露青天月漏光”描绘了夜空的情况,云层厚实,但仍有月光透过云层漏下来,洒在夜空中,给人一种寂静而又清冷的感觉。 第二句“中庭立久却归房”描述了诗人在庭院中站立了许久,最后却选择回到房间。这一举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第三句“水窗席冷未能卧”进一步描绘了房间内的情景,水窗冷凉,床席也是冰冷的,使人无法入睡。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法平静的情绪。 最后一句“挑尽残灯秋夜长”通过对残灯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漫长和寂静。而“挑尽”二字则表现出诗人无法入睡,一直在孤独地度过这个漫长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活动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和寂寥,使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露青天月漏光,中庭立久却归房。
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云露

    读音:yún lù

    繁体字:雲露

    意思:(云露,云露)

     1.露水。
      ▶晋·曹毗《咏史》:“体鍊五灵妙,气合云露津。”
      ▶《艺文类聚》卷八七引南朝·梁·沈约《修竹弹甘蕉文》:“切寻苏臺前甘蕉一

  • 漏光

    解释

    漏光 lòuguāng

    [light leak] 由于封闭不紧而使光线透入

    读音:lòu guāng

  • 中庭

    读音:zhōng tíng

    繁体字:中庭

    英语:courtyard

    意思: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管子•中匡》:“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

  • 青天

    读音:qīng tiān

    繁体字:青天

    英语:blue sky

    意思:
     1.指天。其色蓝,故称。
      ▶《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