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
意思:在风缥缈叠秋雪,月光下丁冬季捣寒玉。
出自作者[唐]韦庄的《捣练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下妇女捣衣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给人以美妙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一种思念远方的征人的感情,让人感到温馨又感人。
首句“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描绘了明月皎洁,青楼中的妇女在唱着捣衣曲。这里既有色彩的对比,也有声音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接着,“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绶带鸳鸯簇。”进一步描绘了妇女们的衣着和装饰,白色的丝质袷衣闪耀着光华,菱花绶带上绣着鸳鸯,既美丽又精致。
“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这两句诗再次描绘了捣衣的场景,妇女们在风中捣衣,声音丁冬作响,如同寒玉碰撞。这里的描绘既生动又富有韵律感。
最后,“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表达了妇女们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希望把捣好的衣物寄给他们,凭借征鸿的脚步带到他们身边。这里的感情真挚而感人,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温情和关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月下捣衣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情。
相关句子
- 日边月下。--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月下幽香袭。-- 出自《连理枝》作者:[宋]邵叔齐
- 月下谁家。-- 出自《减字木兰花·云横远浦》作者:[宋]徐鹿卿
- 月下精神。-- 出自《减字木兰花·庭梅初绽》作者:[宋]无名氏
- 白露月下团。-- 出自《七夕诗》作者:[南北朝]萧衍
- 月下幽香度。-- 出自《卜算子·雪暗岭头云》作者:[宋]陈师道
- 月下横枝。-- 出自《一翦梅·人生总受业风吹》作者:[宋]刘辰翁
- 月下人人。-- 出自《减字木兰花·小桥秀绝》作者:[宋]毛滂
- 月下疏疏雪。-- 出自《虞美人·芙蓉露下闲庭晚》作者:[宋]曹勋
- 月下愁。-- 出自《长相思令/长相思》作者:[宋]张元干
- 钩寒玉。-- 出自《忆秦娥·弯弯曲》作者:[宋]朱淑真
- 楼前溪水凝寒玉。-- 出自《菩萨蛮·红楼斜倚连溪曲》作者:[宋]魏夫人
- 新年新月钩寒玉。-- 出自《忆秦娥·弯弯曲》作者:[宋]朱淑真
- 寒玉细凝肤。-- 出自《南乡子·寒玉细凝肤》作者:[宋]苏轼
- 槛竹敲寒玉。-- 出自《菩萨蛮·鸳鸯枕上云堆绿》作者:[宋]蔡伸
- 煌煌发令姿,珂珮鸣丁冬。-- 出自《拟齐梁体寄冯使君三首》作者:[唐]贯休
- 紫锦红囊香满风,金鸾玉轼摇丁冬。-- 出自《相和歌辞·阳春曲》作者:[唐]庄南杰
- 临风返故居。-- 出自《悼室人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闲坐独临风。-- 出自《重酬杨仆射山亭诗》作者:[南北朝]薛道衡
- 临风时太息。-- 出自《重酬杨仆射山亭诗》作者:[南北朝]薛道衡
- 临风念远。-- 出自《齐天乐·曲廊连苑吹笙道》作者:[宋]翁元龙
-
临风横玉管。-- 出自《菩萨蛮·与君欲赴西楼约》作者:[宋]辛弃疾
- 三弄临风。--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作者:[宋]晏几道
- 临风振羽仪。-- 出自《八咏诗 夕行闻夜鹤》作者:[南北朝]沈约
- 临风以眷。-- 出自《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临风默含情。-- 出自《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峯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临风小等。-- 出自《摸鱼儿·道醉乡》作者:[宋]刘辰翁
- 临水幽香缥缈。-- 出自《谒金门·春太早》作者:[宋]朱雍
- 银云缥缈。-- 出自《疏影·银云缥缈》作者:[宋]彭履道
- 缥缈。-- 出自《瑞鹤仙·燕堂秋未老》作者:[宋]希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