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觉二首》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意思:同年崔舍人,光辉正灼灼。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自觉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自述,表达了他对衰老的深深忧虑和对亲人的深深怀念。 首段中,诗人表达了过早衰老的忧虑,感叹自己的头发和牙齿都开始变化,身体也逐渐损耗,心事也变得萧索。这反映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忧虑。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了他的同龄人,他们的容光焕发,让他深感年岁和外貌的盛衰变化都取决于内心的忧乐。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即人的心态和情绪对身体健康和外貌都有影响。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因为亲人的离去,他感到孤独和无助。这部分反映了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在诗的末段,诗人提到了佛教中的解脱之道,即通过放下心中的烦恼和忧虑,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消除衰老和疾病带来的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疾病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通过引入佛教的解脱之道,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即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才能真正面对生活的挑战。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生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
亲爱零落尽,安用身独存?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
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
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
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容光

    读音:róng guāng

    繁体字:容光

    英语:facial expression

    意思:
     1.指幽微的空隙。
      ▶《孟子•尽心上》:“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赵岐注:

  • 舍人

    读音:shè rén

    繁体字:捨人

    英语:rounding off

    意思:
     1.官名。
      ▶《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法掌其出入者也。”本宫内人之意,后世以

  • 同岁

    解释

    同岁 tóngsuì

    (1) [of the same age]∶相同岁数

    我们两人同岁

    (2) [winners of the same imperial examination]∶在同届科举考试中被录取的人

  • 灼灼

    解释

    灼灼 zhuózhuó

    (1) [shining;brilliant]∶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书》

    (2) [clear]∶明白地

    灼灼如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