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六十未收科,自取南官计若何。
意思:表明经六十日收科,从取南官考虑怎么样。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送丁子齐主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某次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一位年过六十还未中科举,却仍决定以南官谋生的老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者的敬佩和同情。
首联“明经六十未收科,自取南官计若何”,直接切入主题,描绘了老者年过六十仍未中科举,转而寻求南官谋生的情景。其中,“明经”是指通过明经考试而成为明经出身的官员,“南官”则是指南方的地方官职。这一联通过简洁的描述,展现了老者的无奈和决心,也引发了读者对老者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颔联“来岁须将一点霸,浮家今厌百程过”,表达了老者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于旅途的厌倦。“须将一点霸”表达了老者对于未来的决心和信心,而“厌百程过”则表达了对于旅途的疲惫和厌倦。这一联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老者的坚韧和无奈。
颈联“预愁菊蕊行中破,还喜梅花到后多”,描绘了老者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受和对于未来的希望。“预愁菊蕊行中破”表达了老者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冬的担忧,而“还喜梅花到后多”则表达了对于梅花盛开的期待和欣喜。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老者的情感变化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尾联“从古功名致身早,误随陶令晚蹉跎”,是对老者的劝诫和感慨,也是对所有有志之士的劝诫。“从古功名致身早”表达了早立志、早行动的重要性,“误随陶令晚蹉跎”则表达了对那些迟迟未行动、最终悔之晚矣的人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老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有志之士的鼓励。诗中通过对老者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坚韧,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