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园四咏·醒心亭》 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意思:过去人们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出自作者[宋]姜特立的《山园四咏·醒心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醒心亭中的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段描绘了昔人醉卧玉山颓的场景,而今诗人置身于醒心亭,却选择清醒,与醉为媒。这里的“醒心”并非指清醒时的清醒,而是指一种超越了醉醒的境界,一种对形骸的反思和超越。它像病中得到大丹的治愈,像梦中的惊醒,像黑暗中的烛光,像冬眠后的春苗。这种境界是深邃而神秘的,它超越了名利的纷扰,超越了尘埃中的昏晓。 诗人下视名利场,清醒地认识到名利场的虚无和浮躁。清醒并非真正的清醒,真正的清醒是在醉醒之间的徘徊。这种清醒并非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超越。诗人感叹自己并非寻常之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已经超越了醉与醒的界限。 最后一段中,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他不再追求醉后的解脱,反而是在醉醒之间的徘徊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这种豁达和超脱,正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它启示我们,真正的清醒并非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超越。我们应该在醉醒之间找到人生的真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醉后的解脱。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韵味,引人深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我今醒心亭,正与醉为媒。
醒心非醒酒,所醒遗形骸。
如病得大丹,如梦忽惊回。
如闇秉巨烛,如蛰发春苗。
有时酩酊中,蘧蘧自形开。
下视名利场,昏晓走尘埃。
醒处元不醒,醉时良可哀。
嗟哉我何人,颠倒有至怀。
不求醉中醒,却醉醒中杯。

关键词解释

  • 醒心

    读音:xǐng xīn

    繁体字:醒心

    意思:
     1.神志清醒。
      ▶唐·韩偓《天鉴》诗:“勐虎十年摇尾立,苍鹰一旦醒心飞。”
      ▶元·张养浩《赠刘仲宪》诗:“半生醉梦郑·卫音,一旦醒心《韶》《濩》曲。”

  • 玉山

    读音:yù shān

    繁体字:玉山

    英语:Mount Morrison

    意思:
     1.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 唯恐

    读音:拼音:wéi kǒng 五笔:kwam

    唯恐的解释

    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担心)

    【近义词】恐怕

    【反义词】放心

    【出处】邓6*

  • 昔人

    读音:xī rén

    繁体字:昔人

    英语:the ancient people

    意思:古人,从前的人。
      ▶《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雒出书。”
      ▶宋·秦观《和裴

  • 山颓

    读音:shān tuí

    繁体字:山頹

    解释:1.孔子死前七日,早起,反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见《礼记.檀弓上》◇因以\"山颓\"作为逝世的婉词。 2.如山崩塌。 3.形容醉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