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渚亭》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意思:没有教育怎么四壁,面面看芙蓉。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渚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吸引着读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探索精神的赞赏。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有人知道了探索的目标,就应该勇往直前,足迹遍布四方。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不惧挑战。 第二句“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挖掘。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让四面墙壁阻挡你的视野,要时刻看到美好的事物,比如荷花(芙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对束缚的反对。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打破束缚,看到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是被四面墙壁这样的物质或观念所限制。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探索精神和束缚的反对。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启示作用,鼓励我们勇敢追求梦想,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此外,诗中的“芙蓉”意象也值得玩味。荷花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常被视为美好、纯洁、清雅的象征,诗人用它来比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探索精神的赞赏和对束缚的反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象清新优美,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学价值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四壁

    读音:sì bì

    繁体字:四壁

    英语:wall

    意思:
     1.四面墻壁。
      ▶《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唐·姚合《药堂》诗

  • 芙蓉

    读音:fú róng

    繁体字:芙蓉

    短语:莲花

    英语:lotus

    意思:
     1.荷花的别名。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 莫教

    读音:mò jiào

    繁体字:莫教

    意思:犹莫非。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吴教授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锦儿,怎知道我和王七三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