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
意思:已感年瞬间,再伤害万物凋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的诗。它以日暮雨霁为背景,通过描绘风声、草木、季节变化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思考。
首联“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天地间显得冷清寂静,雨后山河清澈明净。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而又清新的感觉,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进一步描绘了风声、草木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长风从西方吹来,草木在秋天的气息中发出声响,进一步烘托出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冷清。
颈联“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万物凋零的感慨。岁月的流逝和万物的凋零让人感到悲伤和无奈,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尾联“孰能不惨凄,天时牵人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天时无情,却能牵动人的情感,让人感到悲欢离合。
最后两句“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作者向空门子询问如何修行,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忘记心中的烦恼,不再让烦恼生起。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深深思考,以及对解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万物凋零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解脱的渴望和对修行的探索。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