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酌》 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意思:第二年这一天知道什么地方,喜欢派诗筒有去回。

出自作者[宋]陈宓的《秋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在深秋时节,面对美景却无法畅饮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不饮逾时心已灰,黄花忽破杪秋来”描绘了作者面对深秋美景却无法畅饮的无奈和苦闷。黄花,即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而“杪秋”,则是深秋的意思,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初无雅兴酬佳节,谩把霜英浸玉醅”则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无奈,因为无法畅饮而只能用菊花泡酒。这里的“雅兴”可能是指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玉醅”则是美酒的象征。 “免俗未能聊复尔,清时端可赋康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免俗”可能是指避免庸俗的生活方式,而“清时”则是指清明的时代,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期望。 最后,“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里的“诗筒”可能是指写诗的工具,而“数往回”则是指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深秋时节面对美景却无法畅饮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饮逾时心已灰,黄花忽破杪秋来。
初无雅兴酬佳节,谩把霜英浸玉醅。
免俗未能聊复尔,清时端可赋康哉。
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关键词解释

  • 往回

    引用解释

    往返。 明 张居正 《请宽限疏》:“限五月中旬到京,往迴都著驰驛。”

    1.来回;往返。 宋 曾巩 《议边防给赐士卒只支头子》:“车驾往回,略无闕误。”《元典章·户部七·押运》:“前去 大都 ,往回万里,动輒一年,縻费盘缠。”

    2.下次。《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头里不曾打得成,等往回却打得成了。”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明年

    读音:míng nián

    繁体字:明年

    英语:next year

    意思:次年;今年的下一年。
      ▶《左传•僖公十六年》:“明年齐有乱。”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乐天一举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