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乌江东隆山邓氏亭》 题诗岩下石,聊代草堂灵。

题诗岩下石,聊代草堂灵。

意思:题诗岩下石,姑且代草堂灵。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题乌江东隆山邓氏亭》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通过描绘空旷的隐亭、随波逐流的舟船、闭门谢客的孤寂,以及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如尘生的兔策、化为萤火的渔蓑,表现了隐逸者的超然世外和生活的清幽寂静。 以下是对具体诗句的赏析: 1. “逋客今何许,空余接隐亭。”诗人以问句开头,引出主题。逋客指的是避世的隐者,接隐亭则是他们相接交流的地方。然而现在逋客已经不在,只留下空荡荡的接隐亭,给人一种孤寂、落寞的感觉。 2. “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这两句描绘了隐逸者的生活环境。舟随潮水而动,表现了隐者的随波逐流、随遇而安。门背夕阳,意味着黄昏时分,门户紧闭,进一步表现了隐者的孤寂生活。 3. “兔策尘生蠹,渔蓑雨化萤。”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逸者的生活细节。兔策生尘,渔蓑化为萤火,表现了隐者生活的清贫和寂寥,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4. “题诗岩下石,聊代草堂灵。”最后两句,诗人以题诗于岩石之下,代替草堂之灵,表达了对隐逸者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超脱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逸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现了隐者的超然世外和生活的清幽寂静,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理解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逋客今何许,空余接隐亭。
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
兔策尘生蠹,渔蓑雨化萤。
题诗岩下石,聊代草堂灵。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下石

    读音:xià shí

    繁体字:下石

    意思: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

  • 题诗

    读音:tí shī

    繁体字:題詩

    英语:poem inscribed on a scroll

    意思:(题诗,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