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影中宫漏近,珮声应宿使朝天。
意思:第二个影子中宫更近,环佩声与住宿使朝天。
出自作者[唐]张乔的《七松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秦川(即关中地区)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七松亭上望秦川,高鸟闲云满目前。”描绘了诗人站在七松亭上,满眼都是高飞的鸟和闲适的云,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里用“高鸟闲云”来比喻秦川的美丽和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这里用汉代隐士田园诗人王维的字“子真”来比喻秦川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用东晋诗人陶渊明来对比,暗示自己并不向往江边的繁华生活,更喜欢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
“临崖把卷惊回烧,扫石留僧听远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临崖读书,被远处的泉水声惊醒,扫石铺石来留住僧人听泉的场景。这里用“惊回烧”来表达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喜爱和对喧嚣的厌倦,同时也通过“听远泉”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明月影中宫漏近,珮声应宿使朝天。”最后两句描绘了秦川夜晚的景象,明月高悬,宫漏声近,官员们应该已经回到宫中休息。这里用宫漏近来暗示时间已晚,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珮声应宿”暗示了官场上的忙碌和喧嚣,与前文的“临崖把卷”、“扫石留僧”形成对比。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