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桃花源诗》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意思:鹿是马,龙是蛇,凤凰避开罗麟避网。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桃花源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鹿为马,龙为蛇》,是一首富有象征性和哲理的诗。它以鹿代马,以龙为蛇,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变化的幻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凤凰和麒麟避开了罗网,而天下逃难的人和各种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避难所。 诗中的“武陵源”和“商颜”是两个隐居的地方,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描绘了桃花盛开、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纯朴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金椎自劫博浪沙”一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消逝。诗人通过对比商颜采芝草和渔者进入的山水世界,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中的“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渴望,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被世俗所困扰。 整首诗充满了象征和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象征性的诗,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
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
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劫博浪沙。
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
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闲赊。
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割瓜。
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出洞沿溪梦寐觉,物景都失同回槎。
心寄草树欲复往,山幽水乱寻无涯。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凤皇

    读音:fèng huáng

    繁体字:鳳皇

    意思:(凤皇,凤皇)
    见“凤凰”。

    造句:壬午,新丰上言凤皇集西界亭。鸣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皇。》:“凤皇在?兮,鸡鹜翔舞。

  • 马龙

    读音:mǎ lóng

    繁体字:馬龍

    意思:(马龙,马龙)
    指负图出河的龙马。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燿。”
      ▶范文澜注:“《礼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