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山观》 家无担石四壁立,披风切月陪往还。

家无担石四壁立,披风切月陪往还。

意思:家里没有担石四堵墙壁,打开风切月陪往来。

出自作者[宋]李北之的《玉山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色和道士生活的诗。首句“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描绘了山峦连绵,翠绿环绕的景象,其中有一座山形状像覆盖的钟。接着诗人提到了晋代的仙人和道士王郭曾在此登高远眺,欣赏美景,这里与婺女金华山的美景齐名。 随后,诗人描述了悬崖峭壁积铁数百尺,参天老木轮囷。时有金鸡敲击膊鸣,铿锵响声回荡在石屋之间。石屋离山三里多路,深潭之中仿佛有神龙居住。渔人攀爬瓜藤深入潭中,听到山椒传来道士步虚的奏乐声。 接着,诗人描述了山脚下有一座道观名为玉山,道士们分得葛仙的班列。观内家无担石,四壁立立,道士们披风切月,陪伴往来。诗人的师父率庵庞眉老道,迷失在寻仙觅道的仙岛之中。道号艮斋曾品题,椽笔特书为抒发情感。千载一遇的邑大夫来问胜境形状如何,诗人羞于献上自己的水墨画图,只是倚风叹息,感慨来何暮,入境何处。 整首诗描绘了山林景色之美和道士们的清幽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寻仙觅道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
晋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华同。
悬崖积铁数百尺,轮囷老木参天碧。
时有金鸡击膊鸣,铿鍧响通石屋石。
石屋去山三里馀,潭潭若有神龙居。
渔人爬{左瓜右少}入深处,闻得山椒奏步虚。
山趾有观名玉山,黄冠分得葛仙班。
家无担石四壁立,披风切月陪往还。
我师率庵庞眉老,故园跨鹤迷仙岛。
道号艮斋曾品题,椽笔特书为摛藻。
千载一遇邑大夫,来问胜境形何模。
片言拟作诗中句,羞献人家水墨图。
倚风太息来何暮,入境

关键词解释

  • 家无担石

    引用解释

    谓家中贫乏,存粮极少。《东观汉记·吴祐传》:“﹝ 吴祐 ﹞年二十,丧父独居,家无担石,而不受赡遗。”《北齐书·李元忠传》:“ 世宗 报以百练縑,遗其书曰:‘仪同位亚台鉉,识怀贞素,出藩入侍,备经要重。而犹家无担石,室若悬磬,岂轻财重义,奉时爱己故也。’”亦作“ 家无儋石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狂生》:“ 济寧 有狂生某,善饮;

  • 往还

    读音:wǎng huán

    繁体字:往還

    英语:contacts

    意思:(往还,往还)

     1.往返;来回。
      ▶《列子•黄帝》:“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清·

  • 四壁

    读音:sì bì

    繁体字:四壁

    英语:wall

    意思:
     1.四面墻壁。
      ▶《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唐·姚合《药堂》诗

  • 担石

    读音:dān dàn

    繁体字:擔石

    意思:(担石,担石)
    一担一石之粮。比喻微小。
      ▶汉·扬雄《法言•渊骞》:“吾见担石矣,未见雒阳也。”
      ▶唐·王勃《上郎都督启》:“性恶储歛,家无担石。”
     

  • 风切

    读音:fēng qiē

    繁体字:風切

    意思:(风切,风切)
    讽喻切责。
      ▶宋·阮阅《诗话总龟后集•隐逸门》:“淮南小山作《招隐》,极道山中穷苦之状,以风切遁世之士使无遐心,其旨深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