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逢却持酒,同上望乡台。
意思:再逢却拿着酒,同上望乡台。
出自作者[宋]员兴宗的《送崔子渊登第西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少日家邻社,生年说二崔.
诸孙接高第,吾子更长才。
意逐归鸿急,身疑社燕回。
再逢却持酒,同上望乡台。》是一首描绘人生、友情和乡愁的诗。它通过描绘崔氏家族的繁荣和变迁,表达了对友情和故乡的深深怀念。
首联“少日家邻社,生年说二崔”,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崔氏家族的历史和现状。这里,“家邻社”可能指的是诗人年少时与崔氏家族的邻里关系,而“说二崔”则是对崔氏家族的赞美,表达了对崔氏家族的敬仰之情。
颔联“诸孙接高第,吾子更长才”,诗人对崔氏家族的后代表示赞赏,他们继承了家族的高尚品质和才华,令人感到欣慰。同时,“吾子更长才”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赞美,他们才华横溢,令人钦佩。
颈联“意逐归鸿急,身疑社燕回”,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变迁和乡愁的深深感慨。“归鸿”和“社燕”在这里分别象征着远行的游子和故乡的亲人,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怀念。同时,“身疑社燕回”也表达了时光荏苒、年华易逝的感慨。
尾联“再逢却持酒,同上望乡台”,诗人再次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怀念之情,并期待再次相聚。“再逢却持酒”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已经分离许久,再次相聚时只能以酒相待。“同上望乡台”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登上望乡台,遥望故乡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崔氏家族的繁荣和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故乡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使得诗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