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怀送张总之》 去年送客亦曾到,正值杨花乱芳草。

去年送客亦曾到,正值杨花乱芳草。

意思:去年送客人也曾到,正赶上杨花乱芳草。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述怀送张总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郁郁河堤绿树平,送君因得到东城”,描绘了送别地点——河堤的景象,郁郁葱葱的绿树环绕着河堤,送别的人在这里送别友人,来到了东城。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为后面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颔联“落花已尽莺犹啭,垂柳初长蝉欲鸣”,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季节特点,落花已经凋零,莺鸟仍在歌唱,垂柳刚刚长出新芽,蝉儿即将鸣叫。这一联通过对季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离别的不可避免。 接下来的一联,“去年送客亦曾到,正值杨花乱芳草”,回忆了去年送别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场景,更加突出了离别的伤感。 接下来的几联,“人心不复故时欢,景物自随时节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感今怀昔复伤离”,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担忧;“一别相逢知几时”,表达了对再次相逢的期待和不确定。这些情感表达都十分真挚感人。 最后两联,“莫辞今日一樽酒,明日思君难重持”,“扁舟待得东南下,犹更河桥送几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季节的描绘,以及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郁郁河堤绿树平,送君因得到东城。
落花已尽莺犹啭,垂柳初长蝉欲鸣。
去年送客亦曾到,正值杨花乱芳草。
人心不复故时欢,景物自随时节好。
感今怀昔复伤离,一别相逢知几时。
莫辞今日一樽酒,明日思君难重持。
东吴山水天下秀,羡君轻舟片帆逼。
江城月下夜闻歌,淮浦山前朝放溜。
乐哉此行时未晚,万壑千岩不知远。
可怜病客厌京尘,寂寞淹留已再春。
扁舟待得东南下,犹更河桥送几人。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杨花

    引用解释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

  • 送客

    解释

    送客 sòngkè

    [see a visitor out] 为客人送行

    读音:sòng kè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去年

    读音:qù nián

    繁体字:去年

    英语:last year

    意思:刚过去的一年。
      ▶唐·杜甫《前苦寒行》之二:“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宋·苏轼《中秋月》诗之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