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 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

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

意思:南朝庾信赋无因,牢落祠前水气味腥。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诗,通过对乌鸦噪响、枯木、祠堂、水气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 首联“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夕阳西下,乌鸦噪响,庭院中长满了草,而枯木又好像人的形状。这里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沉寂、荒凉的气氛,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是枯木,也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和灵性,也许它们已经成为了神物的主宰。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沧桑。 颈联“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诗人描绘了祠堂前风波飘荡的景象,同时也用黍稷的馨香来象征祠堂的悠久和神圣。这里诗人通过季节和风浪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悠久和神圣性。 尾联“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诗人借用了庾信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是有才华如庾信,也无法为这历史沧桑的遗迹写下华章,只有祠前水气,还保留着历史的腥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
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
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
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无因

    读音:wú yīn

    繁体字:無因

    意思:(无因,无因)

     1.无所凭藉;没有机缘。
      ▶《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 南朝

    读音:nán cháo

    繁体字:南朝

    英语:Southern Dynasty

    意思:
     1.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 水气

    读音:shuǐ qì

    繁体字:水氣

    英语:hydrosphere

    意思:(水气,水气)

     1.古代哲学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气。
      ▶《吕氏春秋•应同》:“水气胜,故其色尚黑。”

  • 庾信

    读音:yǔ xìn

    词语解释

    ⒈  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初仕梁,出使西魏,梁亡被扣留。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诗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作,又有《哀江南赋》等名篇。有《庾子山集》。

    国语辞典

    庾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