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望(三首)》 古岸新花金碧丛,昆池三百水烟通。

古岸新花金碧丛,昆池三百水烟通。

意思:古岸新花金碧辉煌丛,昆明池三百条烟通。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春望(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岸新花金碧丛,昆池三百水烟通。梁王阁道青芜国,渔父帆樯白鸟风》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 首联“古岸新花金碧丛,昆池三百水烟通”,诗人以古岸新花,金碧丛林开篇,给人一种古老与新生的对比感。昆池,即昆山,此处指一片广袤的湿地或池塘。三百水烟通,则描绘出池塘水系发达,水流潺潺的景象。这里不仅有古岸的厚重,也有新花的明丽,还有三百水烟的灵动,构成了一幅丰富而生动的画面。 颔联“梁王阁道青芜国,渔父帆樯白鸟风”,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梁王阁附近的环境,青芜国,这里青草茵茵,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渔父帆樯白鸟风,描绘了渔舟在风中航行,白鸟在天空翱翔的场景。这里既有梁王阁的古朴典雅,又有渔父的悠然自得,还有白鸟的自由自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岸的新花、昆池的水烟、梁王阁的青芜、渔父的白鸟等自然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自然生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岸新花金碧丛,昆池三百水烟通。
梁王阁道青芜国,渔父帆樯白鸟风。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昆池

    读音:kūn chí

    繁体字:昆池

    意思:即昆明池。
      ▶汉武帝于长安近郊所凿。
      ▶宋已湮没。
      ▶隋·江总《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玉轴昆池浪,金舟太液张。”
      ▶明徐渭《怀陈将军同甫》诗

  • 水烟

    读音:shuǐ yān

    繁体字:水煙

    英语:shredded tobacco for water pipes

    意思:(水烟,水烟)

     1.水上的烟霭。
      ▶南朝·梁简文帝《登烽

  • 金碧

    读音:jīn bì

    繁体字:金碧

    意思:
     1.金和玉。
      ▶《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着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

  • 烟通

    读音:yān tōng

    繁体字:煙通

    意思:(烟通,烟通)
    即烟囱。
      ▶鲁迅《朝花夕拾•琐记》:“一进仪凤门,便可以看见它那二十丈高的桅杆和不知多高的烟通。”
      ▶鲁迅《书信集•致陈烟桥》:“那是开工的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