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图南五首·大桃途次见菊》 不趁盛时随众卉,自甘深处作孤芳。

不趁盛时随众卉,自甘深处作孤芳。

意思:不追求大时随众花草,自甘深处作孤芳。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依韵和图南五首·大桃途次见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寒菊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随波逐流,自甘孤芳,独立独行的品质的赞赏。 首句“英英寒菊犯清霜,来伴山中草木黄”便直接描绘了寒菊在霜降时开放的情景。寒菊在众芳凋零的季节中独自开放,如同山中的草木一样,成为了秋天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句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即赞美寒菊的特立独行。 “不趁盛时随众卉,自甘深处作孤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寒菊的赞赏。寒菊不追逐时机,随着众花一起开放,而是选择在深秋时节独自开放,甘愿做“孤芳”自赏。这一句表达了寒菊的坚韧和高洁。 “其他烂漫非真色,惟此氤氲是正香”两句则赞美了寒菊的颜色和香气。在诗人看来,其他在盛时随众卉开放的花色并非真正的颜色,只有寒菊那氤氲的香气才是真正的香气。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寒菊品质的赞赏。 最后,“却念白衣谁送酒,满篱高兴忆吾乡”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寒菊的喜爱和思念。诗人想到谁能送来美酒,让寒菊在满园的菊花中成为最高兴的人呢?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寒菊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特立独行、坚韧高洁品质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英英寒菊犯清霜,来伴山中草木黄。
不趁盛时随众卉,自甘深处作孤芳。
其他烂漫非真色,惟此氤氲是正香。
却念白衣谁送酒,满篱高兴忆吾乡。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盛时

    读音:shèng shí

    繁体字:盛時

    意思:(盛时,盛时)

     1.犹盛世。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
      ▶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

  • 自甘

    读音:zì gān

    繁体字:自甘

    意思:心甘情愿。
      ▶《清史稿•张煌言传》:“圣贤学问,故每毡雪自甘,胆薪深厉,而卒以成事。”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我是不薄‘庸俗’,也自甘‘庸俗’的。”

  • 深处

    读音:shēn chù

    繁体字:深處

    造句:

  • 孤芳

    读音:gū fāng

    繁体字:孤芳

    意思:
     1.独秀的香花。常比喻高洁绝俗的品格。
      ▶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
      ▶唐·韩愈《孟生诗》:“异质忌处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