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止水亭》 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

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

意思:镜面烛须眉,水谷绝尘滓。

出自作者[宋]梁介的《止水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惊涛和方塘为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首联“惊涛渺半空,怒势突千里。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描绘了惊涛的威势和力量,以及其背后的原因——环境的刺激。这里,诗人借惊涛喻人,表达了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的深刻理解。他指出,人的行为和情绪并非完全由自身决定,而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 颔联“方塘寻丈间,一泓清且泚。”描绘了方塘的清澈和宁静,与前面对惊涛的描绘形成对比。这里,诗人借方塘喻心,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清澈。他指出,只有内心的平静和清澈,才能抵挡外界的纷扰和诱惑。 颈联“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进一步描绘了方塘的清澈和宁静,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人的形象,没有任何杂质。这里,诗人借方塘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即人生应该保持内心的清洁和纯粹。 尾联“不从苦海中,更放波澜起。”是对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他指出,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澈,才能应对这些困难,不被苦海所淹没。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性、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他通过描绘惊涛和方塘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曲折的理解。同时,他也强调了保持内心平静和清澈的重要性,以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惊涛渺半空,怒势突千里。
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
方塘寻丈间,一泓清且泚。
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
道人修净观,此心如此水。
不从苦海中,更放波澜起。

关键词解释

  • 绝尘

    读音:jué chén

    繁体字:絕塵

    英语:dust-tight

    意思:(绝尘,绝尘)

     1.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
      ▶《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 须眉

    读音:xū méi

    繁体字:須眉

    短语:士 男儿 汉

    英语:a man

    意思:(须眉,须眉)
    亦作“须麋”。
     
     1.鬍子和眉毛。
      ▶《

  • 镜面

    读音:jìng miàn

    繁体字:鏡麵

    意思:(镜面,镜面)

     1.镜子的表面。
      ▶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一:“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唐·罗隐《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净,地似人心总不

  • 尘滓

    读音:chén zǐ

    繁体字:塵滓

    意思:(尘滓,尘滓)

     1.比喻世间烦琐的事务。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
      ▶唐·李德裕《舴艋舟》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