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意思:谁像你孙子,高栖息在苏门山。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个性和情感的诗,给人一种超然物外,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觉。诗中的语言和意象都很有特色,展现了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情感。 首先,诗的开篇“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用鲜明的色彩和声音描绘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使读者立刻被吸引。这里的“一眼异青白”用视觉的效果表达出世界的多彩和复杂性,而“口语来啾喧”则用听觉的效果展现出生活的喧嚣和繁忙。 接着,“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这句话给人一种深思的感觉,像是在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某种独特理解和态度。这里的“酌一不酌一”让人想起选择和决策,而“用意何其偏”则展现出诗人的独立思考和坚持。 然后,“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这句话用一个问句表达出对高尚品质和生活态度的向往。这里的“子孙子”给人一种高尚而神秘的感觉,而“高栖苏门山”则展现出一个远离喧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的“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进一步描绘了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时随岭云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随自然而动,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又与林鸟还”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这句话用一个强烈的对比结束全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这里的“平生但长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屈精神,而“独为嵇生言”则展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
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
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苏门

    读音:sū mén

    繁体字:蘇門

    意思:(苏门,苏门)
    山名。在河南省·辉县西北。又名苏岭、百门山。
      ▶晋·孙登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孙登。
      ▶唐·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阮籍之见苏门,止闻鸾啸。

  • 孙子

    读音:sūn zi

    繁体字:孫子

    英语:grandson

    意思:(孙子,孙子)
    I

     1.子孙后代。
       ▶《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 子孙

    读音:zǐ sūn

    繁体字:子孫

    短语:苗裔 裔 后 嗣 后嗣 胄 后人 子代 后生

    英语:posterity

    意思:(子孙,子孙)

     1.儿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