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àng shí
繁体字:上時
意思:(上时,上时)最合适的时令。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穄》:“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内攫部
读音:yī zài
繁体字:一再
英语:repeatedly
意思: 1.谓一次以后再加一次。 ▶《管子•立政》:“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太
读音:sān dú
繁体字:三獨
意思:(三独,三独)见“三独坐”。
解释:1.见\"三独坐\"。
造句:”“独行”,指三独应上六。8人在常
读音:zài xíng
繁体字:再行
意思:谓另外进行某项活动。用于动词前。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捉回冯君瑞,交与地方官,究出起衅情由,再行治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他从此能守身如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