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

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

意思:静话忽临清庙瑟,打开风如在九层高台。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高雅的聚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诗歌和自然的热爱。首联“都无鄙吝隔尘埃,昨日丘门避席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无隔阂的亲近关系,他们避席而谈,不受世俗尘埃的干扰。颔联“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用清庙瑟和九层台比喻聚会场所的宁静肃穆,营造出一种高雅圣洁的氛围。颈联“几烦命妓浮溪棹,再许论诗注酒杯”,描绘了宴会上诗人与友人一边欣赏美女演奏,一边品酒论诗的情景,展现了他们风流雅致的生活情趣。尾联“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珍惜和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感激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都无鄙吝隔尘埃,昨日丘门避席来。
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
几烦命妓浮溪棹,再许论诗注酒杯。
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九层

    读音:jiǔ céng

    繁体字:九層

    意思:(九层,九层)
    九重,九级。亦用以喻极高。
      ▶《老子》:“九层之臺,起于纍土。”
      ▶唐·戴叔伦《酬赠张众甫》诗:“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臺。”
      ▶宋

  • 清庙

    读音:qīng miào

    繁体字:清廟

    意思:(清庙,清庙)

     1.《诗•周颂》篇名。
      ▶《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文王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
      ▶

  • 静语

    读音:jìng yǔ

    繁体字:靜語

    意思:(静语,静语)
    平静地谈话。
      ▶唐·白居易《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诗:“闲游预算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
      ▶唐·贾岛《就可公宿》诗:“静语终灯焰,余生许峤云。

  • 层台

    读音:céng tái

    繁体字:層檯

    解释:1.重台;高台。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