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访李钢草堂不遇》 极知谢客非为亢,贪看林花听涧泉。

极知谢客非为亢,贪看林花听涧泉。

意思:深知谢绝客人不是为亢,贪婪看林花听涧泉。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访李钢草堂不遇》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细路萦纡入野田》是一首描绘乡村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先,诗中描绘了蜿蜒的小路通向一片田野的景象。“细路萦纡入野田”这句诗,通过“细路”和“野田”两个词,生动地描绘出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地通向田野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接着,“遥瞻竹树已欣然”这句诗,描绘了远望竹树时的喜悦心情。竹树在乡村田野中是常见的景象,但诗人通过“已欣然”这个词,表达了对这些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青苔地滑跌卢老,苍耳林深迷谪仙。”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田野中的另一种景象,即青苔滑溜、苍耳丛生的土地。这里,“跌卢老”和“迷谪仙”都是对乡村田野中常见景象的描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熟悉和热爱。 “不羡玉堂在天上,径须茅屋占云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不羡玉堂在天上”是对城市生活的反讽,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径须茅屋占云边”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在云边拥有茅屋的渴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最后,“极知谢客非为亢,贪看林花听涧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谢客”指的是谢灵运,他以山水诗著名,这里用他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贪看林花听涧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他沉醉于林花的美景,听着山涧的泉水声,流露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悠远和美丽,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周围的大自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细路萦纡入野田,遥瞻竹树已欣然。
青苔地滑跌卢老,苍耳林深迷谪仙。
不羡玉堂在天上,径须茅屋占云边。
极知谢客非为亢,贪看林花听涧泉。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谢客

    读音:xiè kè

    繁体字:謝客

    英语:decline to receive visitors

    意思:(谢客,谢客)

     1.辞别朋友。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视公子色

  • 极知

    读音:jí zhī

    繁体字:極知

    意思:(极知,极知)
    I
    通晓,深知。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謚法解》:“极知鬼神曰灵。”
       ▶唐·萧妃《夜梦》诗:“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极知意气薄,不

  • 非为

    读音:fēi wéi

    繁体字:非為

    意思:(非为,非为)

     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摺:“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陶宗仪《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