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谢夷甫宰馀姚县(馀姚,一作鄮县)》 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

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

意思:房屋经过战火,公田被海水淹没潮。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送谢夷甫宰馀姚县(馀姚,一作鄮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时期地方官员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诗。作者通过对所任职的地区残破的景象、人事的变迁以及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首联“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直接点明背景,描绘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诗人以“方为宰”表示自己刚刚被任命为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而“干戈尚未销”则暗示这个地方还处在战乱的影响下,局势未定。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对战乱时期地方治理的深深忧虑。 颔联“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描绘了战乱后,地方上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困苦,官员稀少的景象。这一联通过具体的人和事,进一步深化了战乱的影响,使读者对诗人的处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颈联“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描绘了战乱对地方建筑的破坏和对公田的侵蚀,进一步展示了战乱的破坏力。廨宇是官方的办公场所,公田是官方的土地,这些地方的破坏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地方治理的困难。 尾联“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期待。诗人表示,自己将按照新的政策来治理这个地方,希望能给百姓带来新的希望和改变。馀姚是诗人家乡的所在地,也是他即将治理的地方,因此他满怀期待,希望能为这个地方带来新的变化。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描绘了战乱时期地方官员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地方治理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
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
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
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公田

    读音:gōng tián

    繁体字:公田

    英语:Gongjeon

    意思:
     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穫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

  • 兵火

    读音:bīng huǒ

    繁体字:兵火

    英语:war; warfare

    意思:
     1.战争造成的灾火。
      ▶《汉书•王莽传下》:“衍功侯喜素善卦,莽使筮之,曰:‘忧兵火。’”唐·钱起《江行

  • 海潮

    读音:hǎi cháo

    繁体字:海潮

    短语:学潮

    英语:tide

    意思:海洋潮汐。指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海潮迎舰,江萍送王。”

  • 廨宇

    读音:xiè yǔ

    繁体字:廨宇

    意思:官舍。
      ▶《南史•蔡凝传》:“及将之郡,更令左右修中书廨宇。”
      ▶唐·孟浩然《同独孤使君东斋作》诗:“廨宇宜新霁,田家贺有秋。”
      ▶宋·苏轼《杭州上执政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