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意思:等到他紫微玉堂,不知道那珠匡儋耳啊。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和颂扬苏轼的。苏轼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情感,他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冒险。这首诗通过描绘苏轼在不同时期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苏轼在峨眉山下的子瞻堂堂,他出仕为官,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他曾在金马石渠阅览人才,谈论国家大事,表现出他的政治才能和智慧。 接着,诗中描述了苏轼在东坡饮酒、吹笛、嬉笑怒骂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他被放逐到珠厓儋耳等地,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道德和信仰,继续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保持自己的道德和信仰,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苏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追求真理的追求。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持自己的信仰和道德,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子瞻堂堂,出於峨眉,司马班扬。
金马石渠,阅士如墙。
上前论事,释之冯唐。
言语以为阶,而投诸云梦之黄。
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解羁而归,紫微玉堂。
子瞻之德,未变於初尔,而名之曰元佑之党,放之珠厓儋耳。
方其金马石渠,不自知其东坡赤壁也。
及其东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九州四海,知有东坡。
东坡归矣,民笑且歌。
一日不朝,其间容戈。
至其一丘一壑,则无如此道人何。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玉堂

    读音:yù táng

    繁体字:玉堂

    英语:cv 18

    意思: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楚·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

  • 紫微

    读音:zǐ wēi

    繁体字:紫微

    意思: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 自知

    读音:zì zhī

    繁体字:自知

    英语:know

    意思:
     1.认识自己;自己明瞭。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

  • 珠厓

    引用解释

    亦作“ 珠崖 ”。 地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东南。 汉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为 南海 、 苍梧 、 郁林 、 合浦 、 交趾 、 九真 、 日南 、 珠厓 、 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数反叛, 贾捐之 上疏请弃 珠厓 ,以恤 关东 , 元帝 从之,乃罢 珠厓郡 。事见《汉书·武帝纪》及《贾捐之传》。后以“珠厓”泛指边疆地区

  • 儋耳

    读音:dān ěr

    繁体字:儋耳

    意思: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