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起览物成咏》 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

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

意思:把枕头从黑暗之中,披着衣服前面的柱子。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早起览物成咏》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是一首描绘秋日清晨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首联“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诗人从室内移枕出幽幌,披上衣服,漫步到前楹,即前廊。这一动作暗示了诗人已经醒来,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幽幌和前楹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颔联“秋容草木静,晓气烟云轻”,诗人描绘了秋日的景色,草木静谧,秋意盎然;晓气中飘散着轻烟和云雾,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日的清晨世界。 颈联“蝉噪宿露滴,雁飞朝霞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清晨景象,蝉声不断,伴随着露水的滴落;大雁在朝霞的映照下飞翔,更加生动地表现出秋日的生机和活力。 尾联“尘心幸未动,聊此纳余清”,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由于尘心未动,诗人在此处享受着清新的清晨空气,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清晨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秋日的生机和宁静之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淡然处之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
秋容草木静,晓气烟云轻。
蝉噪宿露滴,雁飞朝霞明。
尘心幸未动,聊此纳余清。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披衣

    读音:pī yī

    繁体字:披衣

    英语:to throw on clothes

    意思: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韦

  • 出幽

    读音:chū yōu

    繁体字:出幽

    意思:犹言出谷。

    解释:1.犹言出谷。

    造句:写景始终突出幽僻和高峻两点。他的眼里闪出幽默的神情。的雕花部分发出幽

  • 前楹

    读音:qián yíng

    繁体字:前楹

    意思:殿堂前部的柱子。
      ▶唐·李白《秋夕抒怀》诗:“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
      ▶《宋史•礼志五》:“前楹施帘,设东阁殿后之左右。”
      ▶《金史•礼志五》:“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