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鹤观》 日暮山屏增紫翠,晓来天籁自箫笙。

日暮山屏增紫翠,晓来天籁自箫笙。

意思:一天傍晚山屏增加紫翠,晓来天籁从萧笙。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白鹤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琅庭珍馆一何清,四壁如银窗更明》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诗,它以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琅庭珍馆”的清幽环境和“四壁如银”的窗户明亮,给人一种宁静、明亮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雨余草色欺苔色,风送松声杂涧声”的描绘,将自然界的雨后清新、松涛声和涧水声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 在诗人的情感表达方面,“芍药花开今四月,杜鹃啼恨到三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芍药花和杜鹃鸟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我来暂息白鹤观,忆着故人刘混成。”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己在白鹤观的暂息和回忆往事,传达出一种怀旧和思念的情感。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多样,情感表达真挚深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它以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琅庭珍馆一何清,四壁如银窗更明。
雨余草色欺苔色,风送松声杂涧声。
芍药花开今四月,杜鹃啼恨到三更。
我来暂息白鹤观,忆着故人刘混成。
松殿空遗金凤舞,芝田不见铁牛耕。
云迷古洞虎狼吼,烟锁平林鸟雀惊。
日暮山屏增紫翠,晓来天籁自箫笙。
杖头挑月过山北,要趁如今几日晴。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山屏

    读音:shān píng

    繁体字:山屏

    意思:形如屏风的山崖。
      ▶南唐·韩熙载《漂水无相寺》诗:“无相景幽远,山屏四面开。”
      ▶宋·邓忠臣《诗呈同院》:“山屏当户列,瀑布入溪流。”
      ▶元·周伯琦《纪

  • 晓来

    读音:xiǎo lái

    繁体字:曉來

    意思:(晓来,晓来)
    天亮时。
      ▶唐·杜甫《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
      ▶宋·王安国《清平乐》词:“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 天籁

    读音:tiān lài

    繁体字:天籟

    英语:sounds of nature

    意思:(天籁,天籁)

     1.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庄子•齐物论》:“女闻人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