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君山》 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此本无。

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此本无。

意思:曾在国外见到麻姑,解释道君山这根本没有。

出自作者[唐]程贺的《君山》

全文赏析

《君山》是唐代诗人程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中君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曾游方外见麻姑”,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篇,提到曾经游历过仙境般的世界,在那里见过传说中的仙女麻姑。这里的“方外”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意味着诗人曾经领略过世间的美好。 第二句“闻说君山自古无”,诗人继续讲述自己听闻的关于君山的传说。据说君山自古以来就不存在,这里用“闻说”一词,表示诗人并非亲眼所见,而是道听途说的。这种神秘感使得君山更加引人入胜。 第三句“元是昆仑山顶石”,诗人揭示了君山的真实身份,原来它只是一块来自昆仑山顶的石头。这里的“元是”表示揭示真相的意思,而昆仑山在古代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这块石头也具有了神秘的色彩。 最后一句“海风吹落洞庭湖”,诗人描述了这块石头是如何被风吹落到洞庭湖中的。这里的“海风”暗示了君山的神奇之处,而“洞庭湖”则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象征着广袤的大地。这句诗意味着君山虽然来自神秘的昆仑山,但它最终融入了人间的美景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君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神秘色彩也使得君山更加引人入胜,令人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此本无。
云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关键词解释

  • 君山

    引用解释

    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 唐 李白 《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词:“日落 君山 云气,春到 沅 湘 草木,远思渺难收。”

  • 麻姑

    读音:má gū

    繁体字:麻姑

    意思:
     1.神话中仙女名。传说东汉·桓帝时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
      ▶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 游方

    读音:yóu fāng

    繁体字:游方

    英语:roam all around the would

    意思:(参见游方)

     1.游于方内。指在尘世之中。语出《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

  • 方外

    读音:fāng wài

    繁体字:方外

    英语:Buddhist,Taoist monks

    意思:
     1.区域、范围之外。方位之外。
      ▶《管子•幼官》:“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此居

  • 道君

    读音:dào jūn

    繁体字:道君

    意思:
     1.道教中之地位尊贵者。
      ▶《太平御览》卷六六二引南朝·梁·陶弘景《登真隐诀》:“三清九宫并有僚属,例左胜于右,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君。”亦作为对道士的敬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