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万松亭》 万身苍髯老禅,刳心忘义忘年。

万身苍髯老禅,刳心忘义忘年。

意思:万身蓝色胡子老禅,剖心忘记义忘年。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题万松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通过对天柱峰、高松、老禅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联“天柱峰无心肩,郁郁高松满川。”描绘了天柱峰的高耸入云,峰顶上的郁郁高松,给人一种静谧、深沉的感觉。这里也寓含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颔联“万身苍髯老禅,刳心忘义忘年。”借用老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老禅的“刳心”象征着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欲望,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即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而不是被外在的物质所束缚。 颈联“说法曾无间歇,松风寺後山前。”描绘了老禅在松风寺后山前说法,表达了人生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不断探索和领悟。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即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尾联“四海五湖衲子,更於何处参玄。”表达了人生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超越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与四海五湖的衲子共同参悟人生的真谛。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传播和推广的愿望。 最后两联“若觅向上关捩,灵乙石下流泉。”和“会得佛头著地,不会佛脚梢天。”则是对人生哲理的进一步阐述。其中,“灵乙石下流泉”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启示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会得佛头著地”则表达了人生应该追求真理和智慧,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诗中寓含着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柱峰无心肩,郁郁高松满川。
万身苍髯老禅,刳心忘义忘年。
说法曾无间歇,松风寺後山前。
四海五湖衲子,更於何处参玄。
若觅向上关捩,灵乙石下流泉。
太平堂中老将,家活都无一钱。
会得佛头著地,不会佛脚梢天。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刳心

    读音:kū xīn

    繁体字:刳心

    意思:
     1.道教语。谓摒弃杂念。
      ▶《庄子•天地》:“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郭象注:“有心则累其自然,故当刳而去之。”
      ▶

  • 忘年

    读音:wàng nián

    繁体字:忘年

    意思:
     1.忘记年月。
      ▶《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
      ▶成玄英疏:“夫年者,生之所禀也,既同于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元结《无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