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吴草裘》 闻道青城有老吴,话头入耳十年余。

闻道青城有老吴,话头入耳十年余。

意思:闻道青城有老吴,且头进入了十年多。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赠吴草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诗,它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青城山偶遇一位老吴神仙的情景。 首句“闻道青城有老吴,话头入耳十年余”,作者首先表达了对青城山老吴的听说和期待,这种期待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和神秘感,让人对老吴充满了想象。 “偶同婺女无忧客,来到天台撞见渠”两句,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同前往天台山的途中,意外地遇到了老吴的情景。这里的“撞见”一词,既表现了作者的惊喜,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身上衣衫惟布素,口中谈吐尽丹书”,这两句是对老吴的描绘,他衣着朴素,却满口都是仙丹之术,给人一种神秘而又亲近的感觉。 “想君已是千余岁,谁道神仙仙上无”两句,作者对老吴的年龄和身份进行了猜测,并表达了对神仙存在的肯定。这种对长者的尊重和对神仙的信仰,也体现了诗歌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偶遇老吴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长者的尊重和对神仙的信仰,同时也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诙谐幽默,读来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道青城有老吴,话头入耳十年余。
偶同婺女无忧客,来到天台撞见渠。
身上衣衫惟布素,口中谈吐尽丹书。
想君已是千余岁,谁道神仙仙上无。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青城

    读音:qīng chéng

    繁体字:青城

    意思:
     1.宋斋宫名。一在南薰门外,为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
      ▶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青城,止以

  • 话头

    读音:huà tóu

    繁体字:話頭

    英语:thread of a conversation

    意思:(话头,话头)
    I

     1.佛教禅宗和尚用来启发问题的现成语句。往往拈取一句成语或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