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 风枝摇宿鸟,霜草覆寒蛩。

风枝摇宿鸟,霜草覆寒蛩。

意思:风吹树枝摇动宿鸟,霜草覆盖寒蛩。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秋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寂静、冷落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束缚之感。 首联“城上调秋角,烟间发暝钟”,通过“秋角”和“暝钟”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落日余晖和暮色渐深的景象,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悠扬、哀怨的情感。 颔联“风枝摇宿鸟,霜草覆寒蛩”,通过对树枝、宿鸟、霜草和寒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寂静和冷落,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关切。 颈联“久负观书乐,端愁束带恭”,通过“观书乐”和“束带恭”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束缚之感,展现了其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尾联“暂因群吏散,还得遂幽慵”,通过“暂因”和“还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暂时得到的闲适和幽慵,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无奈和苦闷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上调秋角,烟间发暝钟。
风枝摇宿鸟,霜草覆寒蛩。
久负观书乐,端愁束带恭。
暂因群吏散,还得遂幽慵。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宿鸟

    读音:sù niǎo

    繁体字:宿鳥

    意思:(宿鸟,宿鸟)
    归巢栖息的鸟。
      ▶唐·吴融《西陵夜居》诗:“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宋·苏轼《和人回文》诗之四:“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霁横参。”

  • 风枝

    读音:fēng zhī

    繁体字:風枝

    意思:(风枝,风枝)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养。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恸甚风枝,悲深霜露。”参见“风树”。
     
     2.风吹拂下的

  • 寒蛩

    读音:hán qióng

    繁体字:寒蛩

    英语:cricket in late autumn

    意思:深秋的蟋蟀。
      ▶唐·韦应物《拟古诗》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元·关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