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月京师纪事》 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

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

意思:萧关风急着马频,四周河山动战鼓。

出自作者[清]李英的《十月京师纪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境关隘的景象,展现出壮丽又艰险的氛围。首句“萧关风急马频嘶”中,通过描绘急促的风和马儿的嘶鸣,生动地表现了边境的肃杀气氛。"四塞河山动鼓鼙"一句,则以鼓声震天来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紧迫和激烈,河山四塞,更显得雄壮悲凉。 "独立高台望烽火"一句中的“独立”二字,凸显了诗中主人公的孤独,他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的烽火。这既展示了边关的壮阔景象,又透露出一种孤独、悲壮的气氛。 最后一句“胡笳多在蓟门西”,胡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声音悲凉,这句诗让人想象到胡笳声在蓟门西边响起,更增添了苍凉悲壮的气氛。 整首诗境界阔大,气势雄浑,同时又充满了悲壮的气氛,展现了边境的艰险和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守卫边疆的战士们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
独立高台望烽火,胡笳多在蓟门西。

关键词解释

  • 萧关

    读音:xiāo guān

    繁体字:蕭關

    意思:(萧关,萧关)

     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沖。
      ▶《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冬十月﹞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

  • 鼓鼙

    读音:gǔ pí

    繁体字:鼓鼙

    意思:亦作“鼓鞞”。
     
     1.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旧唐书•郭子仪传》:“子仪遣六军兵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