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阳罗洑》 钲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

钲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

意思:战鼓已经通往南草市,腥膻气想沾到大江波。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过阳罗洑》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和平,通过描绘战后的和平景象,表达了对圣朝威德的感激和对诸将战功的赞扬。 首联“阳罗洑外黄陂路,滠口湖边孝感河”描绘了战后的和平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阳罗洑”和“黄陂路”是地名,描绘了战场的地理位置,而“滠口湖”和“孝感河”则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颔联“钲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钲鼓停止了敲击,南草市恢复了平静,而“腥膻”一词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颈联“家家户外无惊犬,日日辕门有凯歌”描绘了战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军队的胜利。“无惊犬”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喜悦,“有凯歌”则表达了军队的胜利。 尾联“端藉圣朝威德厚,亦烦诸将战功多”表达了对圣朝威德的感激和对诸将战功的赞扬。“圣朝威德厚”是对朝廷威望和德行的赞美,“诸将战功多”则是对将领们英勇战斗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后的和平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圣朝威德的感激。同时,也通过赞扬诸将的战功,表达了对将领们的敬意和赞扬。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阳罗洑外黄陂路,滠口湖边孝感河。
钲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
家家户外无惊犬,日日辕门有凯歌。
端藉圣朝威德厚,亦烦诸将战功多。

关键词解释

  • 腥膻

    读音:xīng shān

    繁体字:腥膻

    英语:smelling of fish or mutton

    意思:(参见腥羶)
    亦作“腥羶”。
     
     1.难闻的腥味。亦比喻人间丑恶污浊的现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钲鼓

    读音:zhēng gǔ

    繁体字:鉦鼓

    意思:(钲鼓,钲鼓)

     1.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
      ▶《汉书•平帝纪》:“遣执金吾候陈茂假以钲鼓,募汝南、南阳勇敢吏士三百人。”

  • 江波

    读音:jiāng bō

    繁体字:江波

    意思:江水;江中波浪。
      ▶《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注引谯周《益州志》:“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
      ▶宋·朱熹《次敬夫登定王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