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三首》 我亦愿为方外友,风流何必并时生。

我亦愿为方外友,风流何必并时生。

意思:我也愿为国外朋友,风流又怎么会同时产生。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诗人对一个位于东城的老仙旧地的独特感受。他被古木参天、昼声轰鸣的环境所吸引,并表达了愿意成为方外之友的愿望,这种逍遥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非要与同时代的人相比。 首句“老仙旧地枕东城,古木参天警昼声。”描绘了诗人所在的位置,位于东城的老仙旧地,周围被古老的树木环绕,白天时分,这些树木的声音仿佛在提醒人们这是真实的地方。这里的“老仙旧地”可能指的是一个古老的遗址或神庙,而“古木参天”则描绘了周围树木的茂密和古老,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诗人用“警昼声”来形容树木的声音,仿佛它们在昼间发出声音来提醒人们这是真实的地方,这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神秘感和历史感。 “我亦愿为方外友,风流何必并时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他愿意成为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方外之友。这里的“方外”指的是不拘泥于尘世、超脱于常规的生活方式,而“风流”则指的是潇洒、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诗人表示,他并不一定非要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更愿意追求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并不需要与同时代的人相比,而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愿,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的态度。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心愿的表述,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仙旧地枕东城,古木参天警昼声。
我亦愿为方外友,风流何必并时生。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风流

    读音:fēng liú

    繁体字:風流

    短语:黄色 桃色 韵 色情 艳

    英语:dissolute

    意思:(风流,风流)

     1.风流动或流逝。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方外

    读音:fāng wài

    繁体字:方外

    英语:Buddhist,Taoist monks

    意思:
     1.区域、范围之外。方位之外。
      ▶《管子•幼官》:“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此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