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
意思: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你们。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次韵李子永见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生活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何能辛苦叹人穷,况复经行觅句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身处困境、穷困潦倒的境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一联通过“何能”、“况复”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颔联“平日相思在天末,今年远别遂湘中”,诗人通过对往日相思和今朝别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相思”、“远别”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之苦。同时,“天末”和“湘中”也暗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更加突出了思念之情。
颈联“饥寒似我谁驱近,人物如公孰长雄”,诗人通过对自己和友人的生活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人品的敬佩。这一联通过“饥寒”、“人物”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困苦但品格高尚的赞美之情。同时,“孰长雄”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才能和品行的敬佩之情。
尾联“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诗人以隐居山中的友人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蕙帐山人”、“台省”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生活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