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子永见贻》 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

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

意思: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你们。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次韵李子永见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生活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何能辛苦叹人穷,况复经行觅句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身处困境、穷困潦倒的境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一联通过“何能”、“况复”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颔联“平日相思在天末,今年远别遂湘中”,诗人通过对往日相思和今朝别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相思”、“远别”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之苦。同时,“天末”和“湘中”也暗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更加突出了思念之情。 颈联“饥寒似我谁驱近,人物如公孰长雄”,诗人通过对自己和友人的生活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人品的敬佩。这一联通过“饥寒”、“人物”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困苦但品格高尚的赞美之情。同时,“孰长雄”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才能和品行的敬佩之情。 尾联“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诗人以隐居山中的友人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蕙帐山人”、“台省”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生活境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能辛苦叹人穷,况复经行觅句工。
平日相思在天末,今年远别遂湘中。
饥寒似我谁驱近,人物如公孰长雄。
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

关键词解释

  • 诸公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諸公

    意思:(诸公,诸公)

     1.众公卿。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
     

  • 山人

    读音:shān rén

    繁体字:山人

    英语:recluse; hermit

    意思:
     1.即山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
      ▶《左传•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

  • 寂寞

    读音:jì mò

    繁体字:寂寞

    短语:寂 众叛亲离 落寞

    英语:lonesome

    意思:
     1.空虚无物。
      ▶《吕氏春秋•审分》:“是故于全乎去能,于假乎

  • 蕙帐

    引用解释

    帐的美称。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鵠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唐 卢鸿一 《洞元室》诗:“蕙帐萝筵兮洞元室,秘而幽兮真可吉。” 宋 王安石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诗:“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明 王敬夫 《傍妆台·四时怨》曲:“别来蕙帐餘清夜,银缸花落几番红。”

    读音:hu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