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宿云收尽》 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

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

意思: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虫。

出自作者[宋]李之仪的《西江月·宿云收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星空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夜晚。 首句“宿云收尽,纤尘不警,万里银河低挂。”描绘了天空的清空与浩渺,宿云消散,纤尘不染,银河低挂,给人一种无比宏大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旷达。 “清冥风露不胜寒,无计学、双鸾并驾。”这句诗中的“清冥风露”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清冷与宁静,“不胜寒”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寂与落寞。“无计学、双鸾并驾”则展示了诗人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无法得到的无奈。 “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诗人通过“玉徽声断”和“宝钗香远”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空赋红绫小砑”则展示了诗人想要通过诗词表达情感,却又感到无力的心境。 最后的“庾郎知有几多愁,怎奈向、月明今夜。”诗人通过“庾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愁绪满怀,而“怎奈向、月明今夜”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明月当空的夜晚,无法排遣的内心忧愁。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星空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落寞和忧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宿云收尽,纤尘不警,万里银河低挂。
清冥风露不胜寒,无计学、双鸾并驾。
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
庾郎知有几多愁,怎奈向、月明今夜。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关键词解释

  • 宝钗

    读音:bǎo chāi

    繁体字:寶釵

    英语:Baochai

    意思:(宝钗,宝钗)

     1.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南朝·梁·何逊《咏照镜》:“宝钗若可间,金钿畏相

  • 徽声

    读音:huī shēng

    繁体字:徽聲

    意思:(徽声,徽声)
    美好的声誉。
      ▶《隶续•汉平舆令薛君碑》:“料拣真实,好此徽声。”
      ▶南朝·梁·任昉《为武帝追封永阳王诏》:“亡兄德履沖粹,识业深通,徽声善

  • 玉徽

    读音:yù huī

    繁体字:玉徽

    意思: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
      ▶《梁书•文学传上•庾肩吾》:“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唐·宋之问《放白鷴篇》诗:“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

  • 小砑

    读音:xiǎo yà

    繁体字:小砑

    意思:轻轻以石碾物使之光滑。常指经此法加工之布帛笺纸。
      ▶宋·晏几道《鹧鸪天》词:“题破香牋小砑红,诗篇多寄旧相逢。”
      ▶宋·贺铸《凤栖梧》词:“爱我竹窗新句鍊,小砑绫牋,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