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驾幸月坛群望西街》 红云自结龙文上,彩仗如移桂影中。

红云自结龙文上,彩仗如移桂影中。

意思:红云自然结龙纹上,彩仗如移动桂树影中。

出自作者[明]徐渭的《驾幸月坛群望西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玉露清秋湛碧空,金舆夕月引群工》是一首优美的秋夜景色诗,通过对秋夜中玉露、清秋、夕月、红云、彩仗、常仪等自然和人文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庄重、典雅的氛围。 首联“玉露清秋湛碧空,金舆夕月引群工”,诗人以“玉露”、“清秋”形容秋天的露水和气候,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湛碧空”则描绘了秋夜天空的清澈,给人一种高远、空旷的感觉。而“金舆夕月”则描绘了月亮在傍晚时分升起的美景,与群工一同欣赏。这一联通过视觉和时间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颔联“红云自结龙文上,彩仗如移桂影中”,诗人用“红云”形容晚霞,用“龙文”形容云彩的形状,生动形象。而“彩仗如移”则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和美丽,给人一种神秘、庄重的感觉。这一联通过视觉和想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典雅、庄重的氛围。 颈联“壁畔常仪端捧鬯,郊西新魄正垂弓”,诗人用“常仪”比喻月亮,用“捧鬯”形容月亮的美丽和高贵。而“郊西新魄”则描绘了月亮在郊外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一联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尾联“布衣久分华山侣,笑向归驴堕晚风”,诗人以“布衣”自喻,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诗人以“笑向”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豁达情怀。而“晚风”则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与前面的秋夜景色相呼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中各种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庄重、典雅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露清秋湛碧空,金舆夕月引群工。
红云自结龙文上,彩仗如移桂影中。
壁畔常仪端捧鬯,郊西新魄正垂弓。
布衣久分华山侣,笑向归驴堕晚风。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龙文

    读音:lóng wén

    繁体字:龍文

    意思:(龙文,龙文)

     1.龙身上的纹理,龙鳞纹。
      ▶《韩诗外传》卷八:“夫凤之象,鸿前而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
      ▶清·戴名世《书光

  • 红云

    读音:hóng yún

    繁体字:紅雲

    意思:(红云,红云)

     1.红色的云。传说仙人所居之处,常有红云盘绕。
      ▶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四七:“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明·屠隆《綵

  • 自结

    读音:zì jié

    繁体字:自結

    意思:(自结,自结)
    主动攀附、缔交。
      ▶《宋书•恩倖传•阮佃夫》:“朝士贵贱,莫不自结,而矜傲无降意,入其室者,唯吴兴·沈勃、吴郡·张澹数人而已。”
      ▶《新五代史•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