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 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

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

意思:鼓萧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七年交春七日强,蒙蒙春雨吞江乡》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景象的诗,通过对春雨、灯光、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乡间生活的感受。 首联“七年交春七日强,蒙蒙春雨吞江乡”,诗人以春雨为引子,描绘了整个江乡被春雨笼罩的景象,表现出春雨的细密、连绵和深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乡间生活的漫长和孤独。 颔联“此夕莫知是元夕,地炉埋伏身犹僵”,诗人描述了夜晚的景象,但并非元宵节的灯火辉煌,而是炉火熄灭、身体僵硬的寒冷。这种描绘表现出诗人在乡间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颈联“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诗人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表现出夜晚的静谧和灯光的不够明亮。这种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在乡间生活的孤独和寂寥。 尾联“逢辰往往思济胜,此际何异栖幽荒”,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尽管诗人常常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但此时此刻的生活却如同在幽暗的荒野中栖息。这种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乡间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无奈。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年交春七日强,蒙蒙春雨吞江乡。
此夕莫知是元夕,地炉埋伏身犹僵。
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
逢辰往往思济胜,此际何异栖幽荒。
推窗且畏江风恶,风柔却忆沙河塘。
一竿星点富池庙,随炙随灭无精光。

关键词解释

  • 景物

    读音:jǐng wù

    繁体字:景物

    短语:景 景观 山水 色

    英语:scenery

    意思:景致事物。多指可供观赏者。
      ▶晋·陆云《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

  • 寻常

    读音:xún cháng

    繁体字:尋常

    短语:平淡无奇 凡 平平

    英语:ordinary

    意思:(寻常,寻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

  • 鼓箫

    读音:gǔ xiāo

    繁体字:鼓簫

    意思:(鼓箫,鼓箫)
    鼓和箫。泛指乐曲。
      ▶宋·王安石《贺自启圣还内》诗:“天子当怀霜露感,都人亦叹鼓箫悲。”
      ▶宋·苏轼《太白词》之四:“骑裔裔,车斑斑。鼓箫悲,神

  • 火焰

    读音:huǒ yàn

    繁体字:火焰

    短语:焰 火花 灯火

    英语:blaze

    意思:(参见火燄)
    见“火燄”。

    近义词: 火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