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神籁谈天》 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意思:袖子里百篇题品尽,你曾经认识一个公卿。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赠神籁谈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不慕名利、不求权贵的隐士的。 首联“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描述了这位隐士对世事的洞察和理解。他以甲子为时间单位,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规律,表达出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 颔联“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精神世界。他的眼中虽然显得沉静,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宇宙规律的洞察和理解。 颈联“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情趣。他善于推算历史,预测未来,如同演奏玉箫一般,给人以宁静和深远的感觉。 尾联“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表达了隐士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虽然不与公卿交往,但却能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欣赏世间万物,他的文章和诗歌足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士的形象,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的赞美。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理解,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
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
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
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关键词解释

  • 公卿

    读音:gōng qīng

    繁体字:公卿

    英语:公 (gong) and 卿 (qing) both of which were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rchaic) broadly a sen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百篇

    读音:bǎi piān

    繁体字:百篇

    意思:
     1.《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张铣注:“如此之类,总有百篇,此略举之。”后因以“百篇”作《尚书》的代称。
      ▶唐·刘肃《大

  • 题品

    读音:tí pǐn

    繁体字:題品

    英语:write poems on pictures

    意思:(题品,题品)
    品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若得门庭长如郭林宗者,当如所

  • 得一

    读音:dé yī

    繁体字:得一

    意思:
     1.得道。
      ▶《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