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九锁》 片石却将仙路隔,负人平昔慕浮丘。

片石却将仙路隔,负人平昔慕浮丘。

意思:一块石头却将仙路隔,对不起人平日仰慕浮丘。

出自作者[宋]杨伯岩的《游九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晓山云树碧生秋,乘兴间为洞府游。片石却将仙路隔,负人平昔慕浮丘。》,作者通过描绘晨曦中的山林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首句“晓山云树碧生秋”,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山林景色。早晨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射在山林间,使得山峰、树木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秋色,显得清新而宁静。这句诗将自然景色与季节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乘兴间为洞府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因兴致勃勃地来到洞府而展开的游历。这里的“洞府”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仙境,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乘兴而来,畅游洞府,展现了他的自由和洒脱。 “片石却将仙路隔”一句,诗人通过描述一块石头将通往仙境的路隔断,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里的“片石”可以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障碍,而“仙路”则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理想。这句诗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负人平昔慕浮丘”一句,诗人通过描述有人一直向往着神仙人物浮丘,但却无法实现,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无奈。这句诗既是对前一句的补充,也是对整首诗主题的升华,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晨曦中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有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同时,诗人的自由、洒脱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态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山云树碧生秋,乘兴间为洞府游。
片石却将仙路隔,负人平昔慕浮丘。

关键词解释

  • 平昔

    读音:píng xī

    繁体字:平昔

    英语:in the past

    意思:往昔,往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殷仲堪﹞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唐·元

  • 片石

    读音:piàn shí

    繁体字:片石

    意思:
     1.孤石;一块石头。
      ▶唐·李颀《题璇公山池》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新五代史•唐庄宗皇后刘氏传》:“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片石,

  • 仙路

    读音:xiān lù

    繁体字:仙路

    意思:
     1.登仙之路。
      ▶唐·李赤《灵墟山》诗:“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2.宫禁中的道路。
      ▶唐·沈佺期《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诗:“行随香

  • 人平

    读音:rén píng

    繁体字:人平

    意思:按人平均。
      ▶《人民日报》1984.7.2:“谁能想到,耕耘在这孤岛般烂海滩上的水上人家,去年集体收入竟达八十三万元,只拿出一部分作社员分配,人平收入就达到了二千八百四十元。”<

  • 浮丘

    读音:fú qiū

    繁体字:浮丘

    意思:
     1.即浮丘公。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李善注引《列仙传》:“浮丘公接王子乔以上嵩高山。”
      ▶唐·李白《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