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漕司檄劝稼望见资州忆王褒李鼎祚》 如何独著贤臣颂,直使波流到圣臣。

如何独著贤臣颂,直使波流到圣臣。

意思:如何显著贤臣颂,直接让水流到圣明的臣子。

出自作者[宋]度正的《漕司檄劝稼望见资州忆王褒李鼎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人物的深度思考和评价。 首句“文王既没易中没,孔子重明汉又衰”,提到了周文王和孔子两位历史人物。文王是周朝的开创者,他的道德和智慧为周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在他之后,历史的发展似乎进入了某种中止状态,直到孔子重明,即重新照亮了文化的道路。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惜李生真力学,但求象数不求词。”这是对李生的评价,李生指的是李斯,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秦朝的建立者。他虽然真力学习,但只追求象数,即事物的表象和形式,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可能是对李斯功利性很强的政治策略的批评,同时也暗示了对只追求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探究事物本质的浅薄行为的批评。 “秦接衰周汉接秦,汉儒议论尽真醇。”这句话揭示了秦朝和汉朝之间的历史连续性,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交替衰败和变化。秦朝的统治虽然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但最终导致了周朝的衰败。而汉朝的兴起则经历了长时间的恢复和发展,但汉儒的议论却充满了真实和醇厚。 最后两句“如何独著贤臣颂,直使波流到圣臣”,是对历史人物的进一步评价。如何只有赞美贤臣的诗歌,而没有使文化流向圣人的思想呢?这可能是对历史进程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反思,以及对更深层次文化价值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历史的深度思考和评价,对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它提醒我们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王既没易中没,孔子重明汉又衰。
可惜李生真力学,但求象数不求词。
秦接衰周汉接秦,汉儒议论尽真醇。
如何独著贤臣颂,直使波流到圣臣。

关键词解释

  • 圣臣

    读音:shèng chén

    繁体字:聖臣

    意思:(圣臣,圣臣)
    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
      ▶《荀子•臣道》:“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

  • 波流

    读音:bō liú

    繁体字:波流

    英语:wave current

    意思:
     1.水流;支流。
      ▶汉·刘向《说苑•杂言》:“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
      ▶唐·薛用弱《集异

  • 贤臣

    读音:xián chén

    繁体字:賢臣

    意思:(贤臣,贤臣)
    贤明的臣子。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君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
    ---------------------------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