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宝觉》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意思:夜阑接触软话,让人发深思,化城出半边天,远色有诸岭。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赠宝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惠询在金山顶一宿之后,因为公务不得不离别,心中充满了留恋和思念,但相见又能何时呢?离别后的思念和牵挂如同被卡住一样难以放下。然而,今日忽然再次相见,眼中的世界都变得清晰起来。夜深人静,彼此交谈着,让人深感反思。在化城的半路之上,远处的山岭和景色都清晰可见。面对汀洲,不禁想起整理烟艇的日子。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惠询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离别的不舍和重逢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此外,诗中的“化城”一词也值得玩味。化城,出自佛教故事,指的是佛引导弟子到达没有痛苦的彼岸的城池。这里用来形容作者与惠询在金山顶一宿之后再次相见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再次相见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寓意深远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犹思理烟艇。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关键词解释

  • 化城

    读音:huà chéng

    繁体字:化城

    意思:
     1.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槃,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 深省

    读音:shēn xǐng

    繁体字:深省

    英语:wake up to reality; wake up to a sharp awareness of the truth

    意思:
     1.犹深察。

  • 夜阑

    读音:yè lán

    繁体字:夜闌

    英语:late at night

    意思:(夜阑,夜阑)
    夜残;夜将尽时。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 语令

    读音:yǔ lìng

    繁体字:語令

    意思:(语令,语令)
    指酒令。
      ▶唐·元稹《黄明府》诗序:“小年曾于解县连月饮酒,予常为觥录事。曾于窦少府厅中,有一人后至,频犯语令,连飞十二觥,不胜其困,逃席而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