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人》 烟沙轳辘高轩过,路上千人瞻羽纛。

烟沙轳辘高轩过,路上千人瞻羽纛。

意思:烟沙辘护高车经过,道路上千人观看羽毛装饰。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显赫的官员穿着瑞鹘宫袍,腰绕玉环,骑着高头大马经过烟尘滚滚的道路,千人瞻仰的场景。接着诗人描写了城中的破败房屋和一位苦吟诗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如“金节横光马珂闹”、“瑞鹘宫袍腰玉绕”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最后,诗人以“西入天关洒霖雨,须惜穷鳞在泥土”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怀,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表达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节横光马珂闹,瑞鹘宫袍腰玉绕。
烟沙轳辘高轩过,路上千人瞻羽纛。
瑶魁精彩浮苍龙,江城四面生春风。
城中坏屋书签碧,有客苦吟连旦夕。
麻衣尘暗抱书泣,岁暮黄梁不供食。
白日曈曨望龙坂,坐上一言寒可暖。
西入天关洒霖雨,须惜穷鳞在泥土。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高轩

    读音:gāo xuān

    繁体字:高軒

    意思:(高轩,高轩)

     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
      ▶《西京杂记》卷三:“﹝思贤苑﹞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
      ▶《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

  • 路上

    读音:lù shàng

    繁体字:路上

    短语:中途 旅途

    英语:(n) road surface

    意思:
     1.在路途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

  • 烟沙

    读音:yān shā

    繁体字:煙沙

    意思:(烟沙,烟沙)
    云雾迷濛的沙滩。
      ▶南朝·梁·沈约《愍涂赋》:“听奔沸于洲屿,望掩暧乎烟沙。”
      ▶唐·陈子昂《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 过路

    读音:guò lù

    繁体字:過路

    英语:pass by

    意思:(过路,过路)

     1.行程中经过某地。
      ▶《水浒传》第二九回:“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

  • 羽纛

    读音:yǔ dào

    繁体字:羽纛

    意思:古代军队或仪仗队中以羽为饰的大旗。
      ▶宋·曾巩《上人》诗:“烟沙轣辘高轩过,路上千人瞻羽纛。”

    解释:1.古代军队或仪仗队中以羽为饰的大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