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 金井秋啼络纬声,出花宫漏报严更。

金井秋啼络纬声,出花宫漏报严更。

意思:金井秋啼络纬声,从花宫漏报更加严厉。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宫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金井秋啼络纬声,出花宫漏报严更。不知谁是金銮直,玉宇沉沉夜气清》是一首描绘秋夜静谧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寂和无奈之情。 首句“金井秋啼络纬声”描绘了秋夜中,金井旁边,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络纬这种植物的茎可以制成一种鸣虫,其鸣声凄切,在寂静的秋夜中格外引人注意。这一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夜图,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气氛。 第二句“出花宫漏报严更”则从听觉转为视觉,描述了皇宫中的漏壶滴水,报时更次更显严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深沉。 第三句“不知谁是金銮直”是诗人对朝廷中事情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关注和无奈。金銮直,指的是在朝廷中直言进谏,然而诗人却不知道有谁能够挺身而出,改变当前的局面。 最后一句“玉宇沉沉夜气清”则描绘了夜色的清朗,但同时也暗示了政治局势的沉闷和冷酷。玉宇沉沉,指朝廷的黑暗和沉闷,而夜气清则指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和清冷,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寂和无奈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政治局势的关注和无奈,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井秋啼络纬声,出花宫漏报严更。
不知谁是金銮直,玉宇沉沉夜气清。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花宫

    读音:huā gōng

    繁体字:花宮

    意思:(花宫,花宫)

     1.指佛寺。
      ▶唐·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唐·李白《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

  • 金井

    读音:jīn jǐng

    繁体字:金井

    英语:pupil

    意思:
     1.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之一:“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

  • 络纬

    读音:luò wěi

    繁体字:絡緯

    英语:quiling

    意思:(络纬,络纬)
    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汉·无名氏《古八变歌》:“枯桑鸣

  • 严更

    读音:yán gēng

    繁体字:嚴更

    意思:(严更,严更)
    警夜行的更鼓。
      ▶《文选•班固<西都赋>》:“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
      ▶李善注引薛综《西京赋》注曰:“严更,督行夜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