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 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

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

意思:东南淮海只有扬州,国土无双秦少游。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秦少游的才华和扬州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和家庭的热爱。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首联“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点明了诗歌的背景和主人公。扬州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城市,而秦少游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颔联“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秦少游的文学才华。他的笔力之强大,可以撼动万牛,犹如攀登天关守九虎一般。 颈联“文学纵横乃如此,故应当家有季子”,进一步赞美了秦少游的文学成就,并将他与季子相比,表明了他的文学地位和家庭地位。 尾联“时来谁能力作难,鸿雁行飞入道山。斑衣儿啼真自乐,从师学道也不恶。但使新年胜故年,即如常在郎罢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时光荏苒,无人能阻挡,但鸿雁仍能飞翔在天空中。孩子们欢声笑语,跟随着老师学习道理。只希望新的一年更胜旧年,家人平安幸福。 整首诗歌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和家庭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
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
文学纵横乃如此,故应当家有季子。
时来谁能力作难,鸿雁行飞入道山。
斑衣儿啼真自乐,从师学道也不恶。
但使新年胜故年,即如常在郎罢前。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淮海

    读音:huái hǎi

    繁体字:淮海

    造句:

  • 国士无双

    解释

    国士无双 guóshì-wúshuāng

    [a state scholar of no equal] 国士,国内最有才干的人。国中找不到第二个的奇才。泛指当代杰出的人才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事无双。—&mdas

  • 国士

    读音:guó shì

    繁体字:國士

    意思:(国士,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战国策•赵策一》:“知伯以国士遇臣,臣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州国

    读音:zhōu guó

    繁体字:州國

    意思:(州国,州国)

     1.犹州土,疆土。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向使始皇纳淳于之策,抑李斯之论,割裂州国,分王子弟,封三代之后,报功臣之劳……何区区之陈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