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赵丞相汝愚》 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意思: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挽赵丞相汝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反思和对人性阴暗面的批判。 首句“吾王不解去三思”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直接批评,暗示了统治者决策的失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石显端能杀望之”揭示了权臣石显的恶劣行径,他有能力(但未做)陷害望之,使诗句充满了暗示与隐喻。 “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描绘了诗人对唐颂碑文的敬畏和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担忧,他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已经预感到自己会像那块冲岳而伴的石头一样被牵连进去。 “生前免见焚书祸”是对那些在生前能够避免文字狱的人的赞扬,他们至少在有生之年还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死后重刊党籍碑”则是对那些死后依然被刻在党争记录(即党籍碑)中的人的悲叹,这些人即使死了,他们的名字依然被记录在案,承受着永恒的指责。 “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奈感叹,他感到即使有人想为那些无辜受害的人哭诉,也会被周围的环境所迫,只能用楚些之辞(楚辞中的一种哀歌)来表达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度反思,对那些在权力斗争中无辜受害的人表示同情,对那些压制和迫害他人的人表示谴责。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王不解去三思,石显端能杀望之。
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
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
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关键词解释

  • 哀辞

    读音:āi cí

    繁体字:哀辭

    英语:lament

    意思:(哀辞,哀辞)
    亦作“哀词”。
     文体名。古用以哀悼夭而不寿者,后世亦用于寿终者。多用韵语写成。
      ▶《后汉书•杨脩传》

  • 蒺藜

    读音:jí lí

    繁体字:蒺藜

    英语:caltrop

    意思: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开黄色小花,果皮有尖刺。种子可入药,有滋补作用。这种植物的果实,也称蒺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