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 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呵。

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呵。

意思:宋代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见门客齐大声呵斥。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胡部新声的赞美,表达了对唐肃宗在国家危难时刻,能果断采取措施,恢复传统音乐的肯定和赞赏。 首联“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描绘了胡部新声的优美和震撼力。颔联“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则将新声与唐太宗的庙乐相比较,赞扬其具有战胜敌人的气势。颈联“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则形象地描绘了新声的激烈和动感。尾联“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则表达了对当时音乐界的不满,认为应该让更有见识的人来制作音乐。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赞美,表达了对唐肃宗的赞赏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音乐界的不满和批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
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
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
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
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
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呵。
珊珊珮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
顷向圜丘见郊祀,亦曾正旦亲朝贺。
太常雅乐备宫悬,九奏未终百寮惰。
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
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宋沇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会客

    读音:huì kè

    繁体字:會客

    短语:见面 晤 相会 会面 会晤 会 照面 晤面 会见

    英语:receive a visitor

    意思:(会客,会客)

  • 满堂

    读音:mǎn táng

    繁体字:滿堂

    英语:The whole audience.

    意思:(满堂,满堂)

     1.充满堂上。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

  • 歌声

    读音:gē shēng

    繁体字:歌聲

    短语:雷声 嘘声 笑声 铃声 雨声 欢呼声 掌声 爆炸声 啭鸣 吼声 吆喝声 哭声 喊声 鸣声

    英语:singing

    意思

  • 郑女

    读音:zhèng nǚ

    繁体字:鄭女

    意思:(郑女,郑女)

     1.指夏姬。
      ▶郑穆公之女。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
      ▶李善注引如淳曰:“郑女,

  • 堂会

    读音:táng huì

    繁体字:堂會

    英语:private theatricals

    意思:(堂会,堂会)
    旧时富贵人家逢喜庆等事,将演员邀至家中演出。
      ▶《孽海花》第三十回:“那天是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