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刁晾纯挽歌词二章》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

意思:书信百封空有意思,文章几十套再传给谁。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刁晾纯挽歌词二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史观郎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慨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首联“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描绘了史观郎辞官归隐后,虽然年龄已高,但体魄仍然健硕,精力旺盛。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颔联“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描绘了史观郎在园林中逍遥自在,欣赏笙歌的场景,以及他追随着山水,拄着手杖游玩的情景。这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他洒脱不羁、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颈联“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表达了史观郎对过去的回忆。他收到了许多的书信和文章,但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不再有意义。这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尾联“余花自出藏春坞,一点青灯照繐帷。”描绘了史观郎在夜晚独自坐在藏春坞中,一盏青灯照亮着室内的帷帐。这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史观郎辞官归隐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洒脱不羁、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
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
余花自出藏春坞,一点青灯照繐帷。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尺牍

    读音:chǐ dú

    繁体字:尺牘

    英语:letter writing

    意思:(尺牍,尺牍)

     1.长一尺的木简。古代用以书写。
      ▶《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及寝病,帝驿马令

  • 有意

    读音:yǒu yì

    繁体字:有意

    短语:故 有意识 明知故问 假意 明知故犯

    英语:intend

    意思:
     1.有意图;有愿望。
      ▶《战国策•燕策三》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

  • 百封

    读音:bǎi fēng

    繁体字:百封

    意思:各种书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至如陈遵占辞,百封各意;祢衡代书,亲疏得宜。”

    解释:1.各种书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